古代志怪故事: 销魂狱, 古剑传奇
销魂狱
宜阳董生年近六十,自称阴间赤无常,常向人宣扬世间多情少年必堕入人间销魂狱,言辞凿凿。同县周生对此嗤之以鼻,当面驳斥。董生冷笑回应:“你的名字早就在这狱中,不出三年,我所言必定应验。”
周生家境殷实,妻妾成群,还常流连风月场所,自恃财势,认为美人唾手可得。
正室离世,他也毫不挂怀,甚至作诗嘲讽董生言论荒谬。
一年多后,周生携二姬前往三吴,临行饯别宴上,董生告诫他此行将靠近销魂狱。周生大笑,唤出姬妾展示,董生却直言这些女子难称 “销魂”,还放言若三年后周生不拜他为师,自己愿行弟子礼。周生不信,毅然启程。
途中,周生梦到有人持文书要将他捉拿入销魂狱,醒来后心中烦闷。不久,零陵县令邀他赴宴。宴间,周生在墙角方便时,发现粉墙上竹枝挂着红巾,取下见上面题有《如梦令》。他大喜过望,反复品读,甚至无心宴饮,以腹痛为由提前回船,挑灯诵读至深夜。至此,“销魂狱” 在他心中已不再陌生。
次日,周生打听到红巾主人是巨商之女,爱文辞,便托词姬妾生病,借住商人园子。女子早知周生名士身份,借探视姬妾之机登门。周生暗中窥见女子容貌绝美,气质非凡,其对姬妾的调侃妙语连珠,又对周生的诗作赞赏有加,还应姬妾之请题诗一首。周生自此深陷情网,对二姬再无兴趣,遂向县令表露心意。然而,商人因周生是外乡人且年长,拒绝了这门亲事。
周生相思成疾,幸得女子表兄相助。表兄向商人夫妇极力夸赞周生才学,称其日后必成大器。商人这才松口。很快,周生备下厚礼,与女子成婚。婚后二人诗词唱和,恩爱非常,周生切实体会到了董生所说的 “销魂” 之境。
好景不长,周生前妻的叔叔因未被告知前妻死讯怀恨在心,趁观察上任,诬告周生杀妻。周生虽知自己无辜,却不得不赴审。临行前,女子含泪饯行,赠《踏莎行》,担忧自己等不到丈夫归来。周生一路满心离愁,抵达后又因观察外出,等候月余才得以对质。近半年后,案子审结,诬告者获罪,但周生已身心俱疲。期间,他多次收到女子书信,得知她因病卧床,心急如焚。
案子了结,周生赶回零陵,见妻子憔悴不堪。原来女子自他走后忧思成疾,虽强撑着迎接丈夫,实则病入膏肓。不久,女子因小事与婢女起冲突,被婢女推倒后旧病复发。她自知时日无多,梦中惊觉不祥之兆后,便对着镜子描绘自己的容貌,未等画完,便溘然长逝。
周生悲痛欲绝,载着妻子灵柩回乡,葬于祖坟旁,还在家中供奉遗像,整日守着不愿离开。直到董生寄来一封仅写 “销魂狱” 三字的书信,周生才幡然醒悟,登门拜董生为师。此后,他撤去遗像,托付儿子,遣散姬妾,出家为僧,坦言自己的魂魄已经不起这般折磨。
后来,董生七十岁时告知乡人将去阴间服役,无疾而终;十年后,周生也在寺庙中离世,而销魂狱的故事,就此成为一段令人唏嘘的传奇 。
古剑传奇
沧州武人陈霄,自幼得传一柄古剑,声称此剑专破邪祟。旁人皆当笑谈,他却逢人便讲:“此剑虽不能横扫千军,但若遇妖魔鬼怪,必能断其魄、碎其形,寻常兵刃哪及它万分之一!” 这番豪言,引得一位行商暗中留意。
彼时青州有豪族,祖宅屡现异象,阖家迁至城中。行商假意结交陈霄,一日称:“前方有处避暑佳地,若不嫌弃,今夜可借宿友人别院。” 陈霄欣然应允。待至宅院,暮色四合,门庭虚掩,寂静无人。行商借口寻人,匆匆离去,反手锁门。
陈霄察觉中计,却仗剑冷笑:“想试我本事?来得正好!” 他择一厢房暂歇。夜半忽闻异响,窗缝透入微光,见一矮小狐形黑影在廊下徘徊。陈霄呵斥一声,黑影倏忽不见。他刚松口气,院中骤然火光冲天,现出三丈高的绿毛怪物,双目如灯。陈霄握剑的手微微发颤,怪物却嗤笑:“这般钝剑,也配降妖?” 话音未落,陈霄手中剑已坠地。
千钧一发之际,环珮声起,怪物消失无踪。数十盏纱灯引路,走来华服妇人,身后簇拥红衣丫鬟。妇人挑眉道:“不请自来,难怪遭人戏弄。” 陈霄欲刺,却被妇人识破:“若真想学降妖术,就收起你这点血气之勇。”
原来妇人乃隐世剑仙,宅中异状皆她命仆役假扮,只为试陈霄心性。她轻抚古剑道:“此剑需以正气养之,今授你口诀,再以符水淬剑,方能显威。” 言毕口诵 “心正术直,涤尽魍魉”,命丫鬟持剑入符水熬炼。待剑重出,锋芒夺目。
临别,剑仙赠一皮囊:“可收天下妖魔,十年后武当山再会。” 陈霄出山后,持剑行侠。扬州有妇人与水鬼交合致病,他夜至江边,生擒溺鬼装入皮囊;某县狐妖惑人,他一剑封喉,取狐心救人。皮囊看似寻常,却能容纳万物,令世人惊叹。
此后陈霄入道云游,戊辰年前往武当,再未露面。有人笑他所学浅薄,却不知那 “正直” 二字,正是万千道法的根本 —— 剑本无灵,人心正则剑自威,心怀浩然之气,即便赤手空拳,亦能令妖邪退避。
以上两个故事都出自《萤窗异草》,原文较长,加起来一万多字,由AI改缩到两千字左右。